首页 热点 业界 科技快讯 数码 电子消费 通信 前沿动态 企业前沿 电商

这种病在女性身上,总被误判为抑郁症

2023-08-14 06:21:57 来源 : 简单心理

我的一位朋友小 A,总是爱“神游”。有时候朋友们在一起聊着聊着,发现小 A 正在一边发呆,魂儿早就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勾走了。为此,我们需要将同样的话反复讲好几遍,小 A 才可能记得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认识时间长了,对小 A 爱神游的特点也习惯了。直到有一天,小 A 在微信群发了一句话,瞬时让群里炸了锅。

“我确诊多动症了。”

在我们的认知里,多动症是一种小男孩才会得的病。而作为成年女性的小 A,看起来和这个病八竿子打不着。

自从小 A 确诊后我才知道,原来除了爱神游,她在生活中的这些表现,其实早就透露着多动症的影子:

会为一件小事发大火,疯狂砸东西、大吼;

因为别人扣手的声音分心,甚至被逼疯;

讨厌做家务,办公桌永远堆满东西;

很容易对一件事或一个人丧失兴趣;

……

但在以往,我们都只会对她说,“没关系,你只是有点抑郁了”。

3200万女性多动症患者

“能不能老实点,你是不是多动症犯啦!”

在生活中,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很活泼、不安分,总是爱做一些小动作,可能就会用这样的方式调侃对方。这也反映了我们对多动症患者的模糊印象,就像它的名称一样。

在美国《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》第五版中,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分为三种: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动和冲动。

虽然症状看起来都“很轻”,但其实它们是在“缓慢摧毁一个人”。

试想一下,如果你的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会发生什么?可能许多轻松的小事,你都会完成不了。比如,安静的听完一节 40 分钟的课,在电影院看完一整部电影,长时间的工作等等。你极力想控制自己,最终却是徒劳无功,这就是多动症患者的世界。

因为无法适应世界的运作规律,多动症患者可能从小就会被视为那个“不合群”的孩子,就像“一只爱跳跃的兔子,被硬塞进了一个需要循规蹈矩的抽屉里”。因此,多动症患者在幼年时期的退学率很高,即便成年后,有许多工作也是多动症患者很难去任职的。

纪录片《我不是笨小孩》

电影《妈咪》中的主角,就是一位身患多动症的男孩。他喜欢跳舞、听激烈的音乐,总是充满活力,同时也满口脏话、爱挑衅打架、甚至偷东西、辱骂黑人。但他很想做一个乖孩子,想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,想表达对妈妈的爱。

这部电影在片中呈现一种困境的同时,也在片外形成了另一种困境:翻遍所有的影视文化作品,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与多动症相关的影片,主角都是男性。女性多动症患者被隐形了。

实际上,女性多动症患者就像海面下的冰山,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。根据当前患病率与性别比例的信息估计,全球一共有 3200万女性患有多动症,而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女性只有极少数。

在确诊的女性患者中,大多都是 30 岁以上的成年人——因为,她们是等到自己的孩子确诊多动症后,才发现自己也有相似的症状。

为什么女性多动症患者的数量如此庞大,确诊数量却少之又少?因为对于一位女性来说,从幼年到成年后的每一环,都有患上多动症却被无视或误诊的可能。

为什么女性多动症患者被“视而不见”?

1. 监护者的无视和误解

在多动症最容易形成的儿童时期,老师是最有可能发现孩子患有多动症的人。因为 Ta 们可以更容易注意到孩子在课堂上开小差、过度活跃、总是坐不住等问题。

但在一项实验中,研究者对小学教师展现了一些孩子类似多动症的表现,如果把这些小孩的名字简单的从男性改为女性时,男孩的名字更有可能被老师认为应该去接受多动症的诊断。

等到了青少年及成年时期,如果女性表现出了多动症的症状,通常会被认为是情绪化的表现。当她想为自己的症状寻求专业帮助时,则更容易被判定为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可能。

2. 多动症在男女身上存在不同表现

患有多动症的男性和女性在表现和行为上是存在较大差异的。研究表明,与男性多动症患者相比,女性更容易出现以下症状:

更多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;

呈现更少的身体攻击性,但会增加在言语上的攻击行为,如:戏弄、嘲讽、辱骂等;

感到更自卑和无能,难以培养积极自尊,更容易受到负面事件影响。

但如今,ADHD 的诊断标准会更偏向于男性患者的病症表现。

3. 女性通常会使用技巧,将症状“隐形”

比如:尽量将要做的事记下来防止健忘;无法专心听讲时努力装作认真听;花更多时间补齐自己落下的作业或工作;脑子已经陷入天马行空的幻想里,但表面上却依然装作很平静……

这些小戏码几乎充斥在女性多动症患者每一天的生活里。因为无法得到与男性患者相同的理解和对待,她们不这样做,就很可能被认为是“不乖”“不听话”“不尊重人”的女孩。因此,“让自己看起来很正常”,是许多女性多动症患者在确诊前投入最多精力的一件事。

《正常人》

确诊得病后,反而更轻松?

许多女性在确诊多动症之后,会觉得松了一口气,“原来我不是没有自控力,也不是不尊重别人,而是我本来就是这样的”。

多年来担负的巨大压力,总算在确诊的那一刻被摆脱了。因为对未确诊的女性患者来说,她们会因为自己的病症,遭受别人的“误解”与“审判”。

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,女性总是要承担“照顾者”的角色,而这种对他人的照顾本身就是由一系列繁琐的事物串联而成。当女性缺失了组织和规划的能力时,表现得健忘、重度拖延、难以控制情绪、很容易急躁时,就很难再胜任照顾他人的“任务”。

此时,她们就需要面对道德上的指责,被认为性格甚至品行是有缺陷的。

一位患有多动症的全职母亲,讲述了自己在确诊多动症前被“误解”的经历:自己常常因为健忘忘记接小孩的时间,因为注意力很难集中,所以在面对无止境的家务时总会感到烦躁,但最终,这些表现都会被他人用“懒”“不够爱小孩”等理由来解释。

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

然而,对于女性多动症的认知在近两年才刚刚进入国内。一位国内的儿童精神科医生曾表示,“在国内没有足够的精神科医生能够对成人进行诊断,并且完全没有专注于女性 ADHD 人士的精神科医生。”

因此,很多女性只能在社交媒体上凭借多动症自测表进行自我诊断。但在发现自己有一些符合的症状后,进一步去专业医院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疗的女性则少之又少。

如果延误了治疗,多动症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可能会更大。因为女性的病症是相对内化的,她们会更容易“攻击”自己,而非“攻击”别人。

研究表明,女性多动症患者从青春期开始,就会更容易伴随其他精神并发症,比如:严重抑郁症、多种焦虑症、双向情感障碍、尼古丁依赖和物质依赖、行为障碍、对立违抗性障碍、饮食障碍等。

如果能在幼年时期就能进行对多动症的干预治疗,这些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一些,她们也不会在病情发作时只得到一句空洞的评价——“心情不好”“有点抑郁”或者“你只是累了”。

虽然,女性多动症患者因为注意力缺陷难以胜任许多工作,但她们也有自己的珍贵宝藏——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。

在现实世界里,有许多知名的女性其实也是多动症患者。比如美国的体操名将 Simone Biles,这位手握 23 个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奖牌的体操巨星,在去年承认自己患有多动症,并在接受药物治疗。许多优秀的女性记者、作家、广告制作人也在分享自己如何在多动症的影响下,依然能获得成就的经历。

所以即使确诊患有多动症,也请不要害怕或恐惧。因为在接受专业的治疗和帮助下,你仍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,去成为这个世界中你想成为的角色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最近更新
认清世界的真相 2023-08-14 05:58:48
大沾河湿地速写 2023-08-14 05:52:11
红黄花菜的食用方法? 2023-08-14 05:27:26
甄嬛传下载电影天堂 2023-08-14 05:23:46
蒋力(关于蒋力简述) 2023-08-14 05:09:06
辛文振:心里装着群众 2023-08-14 04:54:33